失序的无人机“飞手”培训市场亟待监管
2025-07-03
HaiPress
无人机“飞手”执照考证热潮涌动。社交平台上关于考证的话题讨论热度居高不下,一面是培训机构喊出“25天包就业”等诱人口号;另一面,却是学员频频发帖“避雷”,揭露虚假的就业承诺与缩水的教学质量。
低空经济蓬勃兴起,无人机“飞手”随之跃升为炙手可热的新职业之一。去年10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提及,无人机操控员人才缺口高达100万名。
一时间,考取“飞手”执照成为抢滩新赛道的“入场券”,培训机构蜂拥而至。根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的公开数据,目前登记在册的此类培训机构已超过2600家。
部分培训机构的操作却给满怀憧憬的年轻人泼了一盆冷水。面对学员最关心的就业问题,部分培训机构虽打着“推荐就业”的旗号,实际上能够提供的岗位范围却很小。更有甚者,以“签合同包就业”为诱人噱头招揽学员,却在合同中暗藏规避责任的条款。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稍有不慎,便会跌入这精心伪装的“陷阱”,事后维权更是举步维艰。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,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,请给我们留言。